工业式超声波清洗机强大的空化效应能深入工件微孔、缝隙,清除油污、粉尘、锈迹等污染物。然而,不当操作不仅降低清洗效果,还可能损伤设备或工件。掌握
工业式超声波清洗机科学、规范的使用方法,是确保其畅通、安全高效的关键。

第一步:清洗前准备与环境检查
确认设备放置在平稳、通风、排水顺畅的地面,远离水源与高温。检查电源电压是否匹配(通常380V/220V),接地可靠。打开清洗槽盖,目视检查槽体有无裂纹、腐蚀或残留物。确认换能器粘接面完好,无脱胶。检查加热系统(如有)及温度传感器是否正常。
第二步:选择清洗液与配比
根据工件材质与污垢类型选择专用清洗剂:
金属除油:碱性水基清洗液;
精密电子:中性或弱酸性清洗剂;
光学玻璃:低泡、无腐蚀溶剂。按说明书比例(如1:10-1:20)将清洗剂加入纯净水或去离子水中,液位应高于加热管和换能器10cm以上,但不超过上限标记。
第三步:装料与参数设置
将待清洗工件放入专用篮筐,避免直接接触槽底(防止损伤换能器)。工件间留出间隙,防止重叠遮挡。对于复杂结构件,可适当翻转或悬挂。将篮筐轻放入清洗液中。设定工艺参数:
温度:通常40-60℃(易损件≤40℃);
时间:3-20分钟,视污垢程度调整;
功率:根据负载调节超声功率(如50%-100%),避免空载或满载长时间高功率运行。
第四步:启动清洗与过程监控
关闭槽盖(防噪音与挥发),启动设备。先开启加热功能,待液体达到设定温度后,再开启超声波。观察清洗液中有无均匀的“嘶嘶”状空化现象。运行中注意有无异常噪音(如尖锐啸叫),监测温度是否稳定。严禁在超声运行时伸手入槽或频繁开盖。
第五步:停机与后处理
定时结束后,先关闭超声波,再关闭加热。等待1-2分钟,待空化停止后,用提手取出篮筐。在清水槽中漂洗工件,去除残留清洗剂。用压缩空气或洁净布擦干,必要时进行烘干。排空清洗液,用清水冲洗槽体并擦干。记录使用情况。